
京中网(湖北日报网)(记者唐天琪通讯员小宇)在汉阳区墨湖小学,一场名为周一“礼仪”课的专题思想政治活动已连续举办了整整10年。这不仅是学校升旗仪式的重要组成部分,也是所有孩子站在“C位”、代表自己的发展舞台。 10年来,我校始终秉持“人人都是英雄”的办学理念,让哲学课、政治课正是学生们向往的“闪光时刻”。
每周一,轮换班全体学生化身“文明宣传队”,以独奏、小品、舞蹈、器乐、合唱等多种形式,自信地展示和传递国旗下的文明。这种一体式模式将思想政治教育从单向灌输转变为双向互动,从课堂延伸到双向互动。从房间到舞台,从听讲座到体验。
周一的“礼仪”课现在是学生们每周最期待的校园活动。孩子们不仅期待“今天上什么课”,还期待“今天会说什么?” “今天要表演什么节目呢?”
“礼仪”班的舞台不仅是为善于表演的学生准备的,而是为所有渴望被看到的孩子们准备的。小浩是一个调皮好动的孩子,集体活动时总是躲在角落里,但在老师眼里,他却是一个坐不住的孩子。由于缺乏自信,他很少参加大型比赛。当校长刘玉珏老师邀请全班同学上台时,他胆怯地问道:“刘老师,您确定可以上台吗?”
“当然!”刘老师淡淡地说:“我们班的舞台上没有一个人缺席,每个岗位都是‘C位’,每个人都很重要。”
演出当天,小浩队伍里一直保持沉默。当音乐开始播放时,他的眼睛一亮,他用有史以来最明亮的眼睛唱出了每一个音符。那一刻,我不再是角落里的旁观者;我站在自己的舞台中央。
10月27日(周一)的“礼仪”课上,二班三班的学生以“塾节——尊长爱”为主题,呈现了精彩的作品。自从班代表邱文玲老师在班会上宣布了这个话题后,孩子们就热情地分享着自己和祖先的温暖故事。
为了真诚地向孩子们表达我们的谢意,班级最终确定了“朗读+主舞+集体手势舞”的表演形式。家长志愿者推荐的歌曲《孝顺最好》,旋律明快,动作简单,学生们排练的热情迅速高涨。
排练的过程也是充满情感和坚韧的。周子墨,谁负责初读的他扭伤了脚,只能穿着拖鞋练习,但他从未缺席。主舞吴辰龙欣在开拍前感冒了,但她却直言不会放弃。孩子们反复奔跑、练习,从晴天的校园到雨天的室内,心中写满了“孝”和“感恩”的信。这最能体现课堂“礼”教育理念的优点。不仅在言语上,而且在行动上。
近10年来,已演出100余场,近6000名学生参与。这不仅仅是一个数字,更是“C-Level for all”教育理念的明确落实。莫夫小学随着时间的推移证明,最好的教育是让每个孩子在自己的舞台上脱颖而出并发光发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