罗关章作为共产党员的“遗产”只有38.83元。这个看似微不足道的数字,却像一盏明灯,照亮了罗冠章不平凡的一生。 88个春秋,49年的坚守,这位老人以近乎严格的自我要求,写下了一部关于奉献、开始和人生价值的深刻经典。
作为牛庄市委书记,38.83元是一个惊人的数字。眼下连一顿像样的晚饭都不够,可都是这个扎根大山近半个世纪的老人留下的积蓄了。我相信他没有能力获得更多的物质回报,而是选择将自己的生命能量投入到其他的世界中。他家后面的棚子里一把刚擦亮的镰刀和锄头,一只新养的山羊,还有一个未完成的桶装天麻实验,这些未完成的项目,他们默默地表达着自己的深沉对大山、对村民的感情。
这位老人一生都在追求另一种“自由”:摆脱物质欲望的自由,全心全意追随内心信仰的自由。他自愿留在了海拔1800米、素有“宜昌小西藏”之称的牛庄乡。他把自己的生命牢牢地锚定在他最依恋、最需要的山上。他一生致力于通过天麻种植等特色产业引导当地农民脱贫致富。
之所以做出这样的选择,是中国传统文化“尚德不贫”精神的现代体现。从屈原的“死九次也无悔”到范仲淹的“先忧天下之忧”,从杜甫的“千府万户安”到于谦的“无惧破碎”,中华文明历来重视超越个人的精神追求益处。罗冠章虽然不是这种精神的创始人,但他却是现代社会的践行者。他的贫穷真实地反映了他精神的丰富。他的朴素恰恰反映了他生命的重量。
从焦裕禄到孔繁森,从黄大发到张桂梅,中国从来不缺乏这样贫穷却精神丰富的榜样。他们构成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,在物质贪婪的时代守护着价值的灯塔。罗冠章用自己38.83元的积蓄和49年的坚持告诉我们,生命的价值从来不是由我们银行账户上的数字决定的,而是由我们对世界产生的积极影响决定的。
罗关章长老带着对这片土地未尽的关怀离开了。但他留下的精神财富值得挖掘并传承给全社会。 38.83元的工资卡并不是贫穷的标志,而是不可替代的精神徽章。它提醒我们,即使在这个物质匮乏的时代在舞蹈中,我们必须保护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:我们对理想的承诺、我们的责任以及我们对这片土地及其人民的深切热爱。
当东方变白,牛庄乡迎来新的一天时,一定会有人继续老罗关章未完成的实验,一定会有人解决他未完成的忧虑。而它的贫富差异,则成为一座不朽的精神丰碑,矗立在海拔1800米的高山之巅,永存于我们每个人的心中。
来源:精忠网(湖北日报) 作者:张颖(宜昌市人民检察院“检控”大队)
编辑:张江

推荐文章